SMART专家说|全域旅游:碎片化打造小而美的体验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什么是全域旅游?为何要发展全域旅游?如何推进全域旅游?这些问题在大的政策背景下,被政府、开发企业、服务机构以及供应商等不断提出。”
今天SMART邀请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政策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秘书长曾博伟谈谈他对于全域旅游的理解。他也将作为北京11月4-5日“SMART度假产业峰会——全域旅游的落地时代”的演讲嘉宾,在主论坛深度解读全域旅游的宏观政策。
曾博伟,博士、研究员。2015年前在国家旅游局工作,长期负责国家旅游重大战略和旅游政策研究,是多个国务院旅游业发展文件的主要执笔者,是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主报告及重要讲话的起草者。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发表文章百余篇。
全域旅游主要关注的四点
“全域旅游”是去年下半年开始酝酿,今年年初提出的,现在全域旅游成了各级旅游部门推动旅游工作的统领性战略。未来几年,全域旅游将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最强音。就地方来讲,目前这个概念也很热,但是“全域旅游”究竟怎么玩,其实大家看法并不一致。
首先,区域旅游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不要集中在某一个旅游景区或度假区,要放大到整个城市或空间里,形成分散的度假中心,很多地方都可以去旅游度假。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民宿,住一住算不算度假?就供给来讲,旅游资源方面变得更泛化,特别是很多社会资源转化成了新型旅游产品。比如说文创“798”是不是一个旅游体验?其实这些都是,并不是长城才算旅游,所以这些理念都在“全域旅游”的范畴里。
第二点,全域旅游还关注体制改革,比如成立旅游委、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基本的想法就是除了旅游部门以外,通过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将财政、交通、发改、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力量都往旅游方面整合,因为旅游既是旅游部门的工作平台,也可以成为相关部门重要的工作增量。当然这个整合肯定是有难度的。它是通过举一面旗,利用这面旗去调动地方领导的整合力量,进而将旅游凸显出来。比如说旅游警察等。其实旅游警察从属性来说还是警察,但由于这个地方游客很多,所以需要在警察职责和任务方面有一些特别的安排。目前三亚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专门从警察队伍里面划了一部分人员来做旅游警察,穿着特有的制服,不仅能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消费安全,还可以很好地震慑旅游目的地的违法乱纪者。
第三点,全域旅游关注旅游公共服务,说简单点,游客抵达一个旅游地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这个地方的旅游资讯是否能很好的获得?能否随时知道到什么地方有好吃的,什么地方有好玩的,什么地方有特色住宿。这些旅游的公共服务信息是比较重要的。目前提得很多的是旅游厕所,厕所就属于旅游公共服务的范畴。
第四点,全域旅游还关注利益共享。就是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让更多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富裕起来。因此,全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真正做到共建共享。
所以说就全域旅游来讲,以上四点是比较关注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在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之前,李金早局长还提了一个概念叫“旅游+”,就是希望用旅游把各方面联动起来,因为旅游现在是热门,比如说很多人在做的文化旅游,它既有文化属性,也有旅游属性;比如体育旅游,通常的垂钓、滑雪等,是算体育还是旅游?所以这些已不能完全区分,概念已经不那么重要。当地人去参与,可以说是体育活动,游客去参与那就叫旅游。
深度体验促消费可能
另外,现在说的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改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观光旅游肯定还会在,总体上来讲是旅游方式上变化了。从之前的“导游+走马观光式旅游”到现在的“深度体验”,通过打造一系列吃住游玩的产品,让游客“过夜游”,形成更多消费。
从度假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的诉求是一致的,那就是杜绝浅层次的旅游。现在各地方都在搞旅游,这一块的竞争很激烈,需要更多的创新平台一起协同。从度假创新产品、理念的植入到最后的落地,从人才引进,到创客发挥优势,更全面的促进全域旅游的提升。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在做事情的时候比较关注形象工程,砸很多钱,但项目不能吸引游客,使用率很低。其实中国不缺资源,也不缺资本,缺的是将这些如何更好得整合。
所以从全域旅游的核心来讲,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让游客可以消费、可以体验才是正确方向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当然口号也是一种策略,旅游部门通过这个口号可以将地方领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将旅游部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地方政府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碎片化打造小而美的体验
从发展的理念上来说,全域旅游其实也容易出现误区,就是行政区划的束缚。比如有些省像海南、宁夏面积小,抓全域旅游容易一些。而像内蒙古的呼伦贝尔,一个市级单位,有二十几万平方公里,比很多省都大。如果要把这么大一个区域当作一个景区来打造全域旅游,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全域旅游里面,一定是要有一些亮点。大到一些景区、度假区等,小到厕所、城市雕塑、风景廊道、特色酒店、主题餐饮,这些都可以成为亮点。而这些亮点可能才是全域旅游中真正最后去消费的点。所以全域旅游的实现不一定是看区域有多大,而是看在某些特定区域里,能让游客拍照或是兴奋的点有多少,能让游客心甘情愿掏钱来消费的地方有多少。除了生态环境,真正有差异性和吸引力的关键点在于度假产品。
贵州遵义七彩部落
全域旅游关注的点不是打造了几个景区,几个主题公园,反而更关注的是从吃住行游购娱上打造的小而美的体验,把原来的整体碎片化分散化,化整为零,更多融入到能够到达的地方。
共享经济下的新客流
旅游最核心的一点是什么?其实就是导入新的客流。现在经济领域的热点是共享经济。旅游和共享经济是高度兼容的。就旅游来看,很多东西以前资源是闲置的,比如一个破败的工厂,如果重新包装,可能就会吸引游客进来。游客只是导入了市场的消费资源,这样消费潜力是可以不断去扩张的。比如最早的农家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而现在游客开始挑剔了,所以才有了升级的乡村度假概念,导致周围的农家乐再便宜也不去住,而其他房价高的民宿还订不上。这就是因为加入了创意、设计、服务等新的理念,盘活了农家屋,游客消费与供给方赚钱都得到了满足。所以旅游重要的是客流、市场,通过旅游业,把各种各样潜在的资源挖掘出来,激发出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旅游的共享经济有助于旅游深入各个触角,使活动范围更大,做得事情更多。
不再冒浓烟的工厂——北京瓦厂
从一个项目落地的角度来说,策划——落地——调整,这个时间上是很长的,且产品的品牌成熟期是很难控的。而另一方面,政府领导的任期是有时间限制的,但这些并不影响去踏踏实实做出好的产品或是小而美的产品。即使多年后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来升级全域旅游,但只要优质的产品还在那,游客就会去旅游。因此,我们在国家政策方向和战略布局下,要有自己的逻辑和商业原则,顺势而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自然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通过以上曾博伟老师对全域旅游的一番解读,
大到政策,小到落地指导,
应该清晰的是:
想了解关于更多关于全域旅游的解读,欢迎报名参加北京11月4-5日SMART度假产业峰会,曾老师将在11月4日上午主论坛对宏观经济的发展有更重要的解读。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报名详情
或直接扫描下面二维码
11月4日—5日 • 北京金茂万丽酒店
SMART度假产业峰会
全域旅游的落地时代
力邀政府机构、国际旅游度假产业专家、全域旅游实践先锋人物
为项目建立场景实验室
共同论道“全域旅游”如何落地
(详情戳大图哦!)
SMART度假产业大会
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是由投资人、设计师、管理者、教育者共同组成的成功度假产业开发模式发展委员会。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并于当年获得北京市《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政府支持项目,被列入到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库。